丹徒区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纪实
丹徒地处茅山革命老区,有着双拥工作的光荣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丹徒区认真贯彻富国强军重大战略思想,大力弘扬爱国拥军光荣传统,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良性互动,书写了丹徒双拥的新篇章。近几年来,丹徒区先后被镇江市委、市政府、军分区评为“六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有功单位、军地互办实事先进单位,连续六次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县、区称号”,七创省双拥模范区已顺利通过省、市考核验收。
在丹徒,一起传颂着“十一任书记接力固长城”的佳话,其中有4位书记被评为“全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十佳新闻人物”,6位书记被江苏省评为“党管武装好书记”。多年来,丹徒区各级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强化对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党管武装和双拥工作纳入区、镇、街道、园区领导的任期目标,将关心支持国防建设和双拥工作年度目标分解到每一位常委、副区长。区委常委、副区长每人与1个驻军部队和1名重点优抚对象建立联系点制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与1个驻军部队和1—3名重点优抚对象结对挂钩,为他们排忧解难办实事。区委、区政府还建立党委议军、军地议事、军地互访、军民共建等制度,使双拥共建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为使双拥工作深入人心,丹徒区十分重视双拥宣传工作,努力做到多渠道、广覆盖。区里充分发挥区电台、电视台宣传主阵地作用,开设《国防时空》等栏目,定期播放双拥公益广告,做到重要活动及时报、特别活动重点报、所有活动不漏报。他们在全区各服务窗口单位设立“拥军优属服务公约”和“军人优先”、“优抚对象优先”等标志牌,体现了丹徒双拥“人人有责、处处有情、事事依法”的理念。
优抚安置工作是双拥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部队稳定的政治任务。为把军转干部安置好,区委、区政府及时召开编委会专题研究,将军转干部全部安置在区级机关公务员岗位,副团职干部全部安排了实职;对随军、随调家属的安置,有编制的按照专业对口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没有编制的采取货币补偿的办法进行安置;对重点优抚对象优待抚恤补助实行城乡一体化,真正做到“一天不拖、一分不少、一户不漏”;强化对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免费培训工作,并实现了报名率、实际参训率和中高级培训率3个100%;全面落实优抚医疗保障,为所有重点优抚对象办理了新型农村医疗和大病医疗商业保险,并纳入镇江市的大病救助和慈善救助体系。
在双拥工作实践中,丹徒区本着“动真情、办实事、求实效”的原则,实实在在的为部队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区里利用“军地议事园”这一活动载体,在区双拥办设立军地议事中心,在各驻军部队设立议事点,建立起军地议事直通车机制。依托这一平台,区委、区政府领导定期不定期的与部队领导面对面交流情况,征求意见,协调工作,弥补军地平时接触较少、信息不畅的不足,架设了军地互动桥梁。军地议事园活动开展以来,丹徒区已开展活动23次,为驻军部队解决水电增容、营房维修改造、营区道路维修改造、训练场建设、蔬菜大棚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有线电视安装等60多个重难点问题,受到了部队官兵的欢迎。
为支持部队科技练兵,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丹徒区各级全力支持战备建设、部队基础设施建设。区里在规划市政和新农村建设时,按照交通战备要求,把涉军项目统一纳入规划,同步实施建设,每一项工程都有专人负责,施工过程有专人监管。经过多年的建设,先后为驻军部队修建了“双拥路”和“拥军路”各1条,驻军部队周边道路全部改造一新,供电、供水、电信、燃气、有线电视做到了全覆盖。
拥军爱民,双拥双赢。在这片双拥热土上,丹徒军民用他们的自觉行动,对新时期的军政军民关系做出了新的诠释,书写了军民融合促和谐的新篇章。
丹徒区双拥办 张芳进 顾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