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边防检查站服务驻地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镇江边防检查站是隶属于江苏公安边防总队的一支公安现役部队,始建于1987年2月,属于一类边检站。担负着镇江港19个码头、41个泊位、2个江心浮筒、2个检疫锚地的出入境人员和船舶的边防检查、监护、巡逻任务,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打击偷渡、走私、贩枪、贩毒等涉边违法犯罪活动。
建站以来,镇江边检站连续24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连续23年被评为江苏省口岸工作先进集体,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4次,多次被公安部队边防管理局、江苏公安边防总队评为先进单位。
近年来,这个站按照镇江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机关部署要求,坚持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立足广大服务对象的新期待、新需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创优服务举措,提升服务层次。今年又推出边检服务举措11条,打造“五心”服务品牌,为镇江口岸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通关保障。
打造快速通关 服务企业发展
“网上报检系统开通以来已为我们公司节约成本800万元,边检官兵无愧于港口发展的服务窗口,无愧于港口繁荣的服务先锋。”日前,在谈起网上报检系统带来的好处时,经常往来镇江港口的广州远洋公司殷益君总经理深有感触地说。
这个站积极在便民举措上做文章。为进一步发挥网上报检,简化工作环节、拉近服务距离和节约运营成本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该站对网上服务资源进行了科学整合规划,将侧重业务的报检系统和侧重互动的网络工具纳入边检站门户网站,建成集预约申报、业务咨询、预约受理、需求反馈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网上申报船舶到港即可作业,网上预约办证人员到港即可通关,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供通关便利。同时,按照政策法规讨论、便民措施反馈和服务监督评议的功能定位,加大边检微博、QQ群建设推广力度,先后建立了船员之家、代理回答等专业网群,网上互动服务模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至目前,这个站累计受理网上报检5960余次,互动板块点击量逾万次。
针对镇江开放岸线跨度大、边检服务半径长的现状,镇江边检站在码头企业建设“驻企业警务室”,通过将机关40%和业务科80%的警力充实到一线,形成边检服务大厅、口岸联检中心、驻企业警务室三级同步联动,打造多区就近申报、异区便利办理、一线直通服务的服务平台。
创新工作思路 提升服务水平
2014年1月27日凌晨1点许,停靠在镇江奇美化工2号码头的韩国籍“又神”轮一名船员在船上作业时不慎落水。镇江边检站接到求助后,第一时间派人赶往现场,并与地方公安取得联系,展开联合搜救。2时许,落水船员被成功救助上岸,但伤势严重。这个站立刻派出便民服务直通车第一时间把落水船员送往医院救治,由于抢救及时,落水船员脱离生命危险。因船期原因,这个站开通绿色通道,派出检查员到医院对落水船员进行了人证对照,办理了入境手续。
为满足服务对象紧急情况下的特殊需求,这个站开设了边检“绿色通道”必要时采取专人查验、登轮人证对照、优先办理联检手续等措施,特别是对急症重伤船员,在船舶未办理入境边防检查手续或已办妥出境边防检查手续的情况下,允许其船接受治疗,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或救助,事后为其补办出入境手续。
今年以来,镇江边防检查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创优服务措施,出台边检服务举措11条,全力打造“环境清新、举止贴心、流程放心、服务热心、群众舒心”服务品牌,在镇江口岸掀起了新一轮优质服务热潮。
为了给常年漂泊在外的外籍船员提供“家”的感觉,这个站在检查大厅设立了船员与家属的“亲情会客室”,现场布置会谈桌椅、空调、电视、饮水机、书报架等,为船员和家属会面创造一个温馨、愉快舒适如家的环境。巴拿马籍“昌佑”轮船员朱晓兵和爱人小曹激动地说:“以后不管严寒还是酷暑,我们都可以在这么舒适的环境见面,感谢镇江边防检查站热情周到的服务!”
加强维稳管控 筑起安全屏障
“报告指挥中心,有两名不法分子强行冲关,潜入奇美1号码头‘又林龙’外轮!”
“立即启动3号预案,实施抓捕!”
……
这不是警匪片里的桥段,而是镇江边检站在2014年4月24日开展的一次处突演练的片段。
今年以来,这个站将青奥会边防安保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提高部队应急反应能力和实战水平,将能否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作为衡量部队军事训练成效的唯一标准。在认真研究口岸维稳形势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了14类处置突发事件预案,内容涉及口岸反恐、爆炸、救援、舆情控制等处置类型,为部队实战训练提供规范的训练脚本;从训练时间、内容、方式以及演练考核等方面入手,建立科学规范的实战训练机制。此外,通过科队联勤机制、边检直通车、车载无线图像系统等一系列软硬件完善投入,有效加强实战指挥体系建设,扎实提升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为港口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这个站围绕码头秩序整治、锚地水域管控和港区社会面控制这三项口岸维稳工作,积极探索警地联防联控工作模式。主要以打击敌对势力破坏、治理违法违规、预防恐怖暴力为重点,建立完善了《镇江口岸协管员工作规定》、《镇江口岸安保联勤工作规范》、《镇江口岸码头经营秩序专项整治方案》等维稳机制。创新开展“十佳协管员”、“模范工作队”、“五好港区”等评比活动,最广泛地调动群防力量,确保维稳管控工作扎实有效、精益求精。近年来,由于群防效能的广泛调动,该站成功查获了多起锚地违法违规案件,锚地治理工作经验以实战指导形式被江苏省公安厅主页刊载。
延伸公益边检 丰富爱民实践
彻底告别夏天如蒸笼、冬天如冰窖的水上生活,不仅自己有了正式工作,妻子应聘做了超市导购员,儿子也从老家安徽转到身边上学,提起了告别“江货郎”的事,李登峰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上岸了,稳定了,放心了。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感谢镇江边检站官兵。”
以前,李登峰是名“货郎船”船主,靠非法向外籍船舶兜售蔬菜、水果、禽肉和搞些废油料过日子,不仅工作危险,也破坏了长江口岸的正常秩序,经常受到相关部门的打击和处罚。镇江边检站深入走访排查口岸隐患时得知,镇江港共有8艘货郎船,船主是安徽等地的贫困家庭。货郎船整治只有解决“江货郎”的生机问题和后顾之忧,才是治本之举。为此,该站实施“江货郎上岸计划”,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帮助“江货郎”家庭解决住房、吃水、用电问题,并积极与5家口岸企业联系,8名“江货郎”全部应聘为公司职工。该站还利用军民共建优势,帮助“江货郎”5名小孩解决了上学问题,并减免了学杂费。镇江边防检查站“江货郎上岸计划”,引起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国家级媒体的关注,并作跟踪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近年来,这个站深入实施爱民固边战略,积极延伸“公益边检”的社会效能。联合驻地政府、口岸企业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开展爱民党日活动,悉心照顾新区敬老院30多位孤寡老人。警地双拥共建进一步丰富爱国固边战略内涵,先后与镇江市国土局、宗泽路社区、大港中学等20多家单位建立共建关系。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募集并设立10余万元“党员爱心帮扶基金”,资助了新区5个困难家庭和8名贫困学生。“公益边检”活动产生广泛影响。这个站监护二中队被确定为镇江市驻军唯一一家“关心下一代国防教育基地”,农副业生产基地被新区机关工委确定为“学军爱农实践基地”,在履行社会责任中树立了“阳光边检”形象,实现了“群众工作有新作为、务实创新有新进步、口岸发展有新局面”的工作目标。
“惠民爱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镇江边防检查站站长乔广庆说,下一步将扎实开展“边防大走访”活动,深入推进提高边防服务工作的科学、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专业素质、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全力打造具有镇江特色的服务品牌,为镇江外向型经济发展再立新功。
市双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