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家四代从军报国,真是了不起!”在扬中市新坝镇公信新村,提起徐平一家,村民们向记者说的最多的就是他们家四代人的从军情怀。
近日,记者在公信新村见到了徐平。眼前的徐平,浓眉,棱角分明,看得出其个性刚毅。我们的谈话,就从“军人”开始了。“有国才有家!参军是光荣的,我们老徐家四代人都参军,这是我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谈起一家人的从军历程,徐平神采奕奕,还不时用手比划着,仿佛这些都是昨天刚发生的一样。
解放前,徐平的爷爷徐炳裕参加了地方武装组织。当时,有个恶霸欺压百姓,无恶不作。一天晚上,徐炳裕拿着镰刀,趁黑潜入恶霸家里,经过一番生死搏斗后,将恶霸铲除。说起自己的爷爷,徐平不无自豪。“我爷爷与土豪劣绅、地主恶霸做斗争的故事后来还被编进了《扬中革命故事》。”
1960年,徐平的父亲徐立忠在镇江六十军服役。徐立忠参军时正值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吃不饱穿不暖是常事,“父亲给我讲的最多的就是当年他和战友互帮互助的故事,闹饥荒的时候,身为班长的父亲经常将自己的口粮省下来给他的战友们吃。”1966年,徐立忠退伍回家。回乡后,因为徐立忠的为人正直、敢说能言,邻里乡亲只要发生矛盾纠纷,大家都愿意找他去调解,他也总能站在公正的立场给邻里解决那些扯不断、理还乱的事儿。
追忆爷爷和父亲从军的那段热血沸腾的光辉岁月,徐平说,这就是自己从小对参军如此向往的原因。“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份英雄情结,要在部队扛过枪,才能成为真正的男子汉。”1987年,年仅19岁的徐平瞒着父母偷偷报名参军。直到体检通过,村里通知徐平的父母,他们才知道。在无锡惠山服役的徐平刚到新兵连的时候,正赶上部队搞基建挖河塘,他表现积极,不怕脏和累,全力完成各项任务。靠着自己的努力和上进,徐平在部队连续两次获得优秀士兵的荣誉,1990年下半年光荣入党。回忆4年的军队生涯,徐平说:“从军经历是我一生的财富,军人的坚强意志、耿直的性情对我影响至今。”
1991年,退伍回乡的徐平无论是在公信村还是在新坝集镇管理所和污水处理厂工作期间,都一直秉承着老徐家“为人正直,处事公道”的原则为村里乡亲排忧解难。严谨的军人作风,毫无架子的他受到了村民的喜爱和支持。
“我儿子在2012年也去当兵了!”如今,徐家的第四代人徐伟翔在徐家三代人的共同熏陶下,毅然决然地选择去当兵。徐平清楚地记得,2012年12月15日,21岁的儿子离开家乡,到安徽滁州73047部队服役。“喏,这就是我儿子去当兵那会儿我们一家三口拍的照片。”看着儿子的照片,徐平的眼神里充满着慈爱和自豪, “现在徐伟翔在部队里也当上了班长,我和他母亲都特别开心,其实这孩子也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萌生了当兵的想法,他还立志要考上军校呢,我们无条件支持。”
从解放前战乱动荡的时代到如今祖国的繁荣昌盛,这个光荣之家的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采访的最后,徐平笑着说, “我希望我的子子孙孙们都能参军,继续接过我们家军人的‘接力棒’,多为祖国效力。”
(扬中市双拥办 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