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召唤先锋,基层锻造尖兵。前不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召开的第四届“硬骨头十大尖兵评选”中,驻镇73016部队11名来自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藏族战士以团体名义被评为“十大尖兵”之一。这是第一集团军开展这一评选以来,首次有士兵以团体的名义获得这一殊荣。
这11名来自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康巴汉子”分别是格西、冉登、泽肯、丹白、巴桑、泽巴足、什东灯、黄兆伦、王文勇、吴文超和尼旦俄日。作为土生土长的藏族青年,2007年12月他们在同一天正式入伍,成为第一集团军驻镇73016部队的解放军战士。8年间,他们从普通士兵成长为班长骨干,从藏族青年成长为共产党员。入伍后,这11名藏族小伙时刻铭记党的嘱托,把对党和军队的朴素感情转化为从军报国的坚定选择,把对党忠诚转化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实际行动。每次休假,他们都会自觉地向村民、喇嘛宣扬党的方针政策,自觉同“藏独”分子斗智斗勇,自觉维护党的领导和民族的团结。他们倾情助人不求回报,去年9月,一次偶然机会,战士们得知部队驻地江苏大学有一批藏族学生,其中部分学生家庭困难,于是主动找部队领导商量,希望每人资助一名学生,部队及时与江苏大学取得了联系,并筛选出11名藏族学生与他们结对,战士们每人每月从津贴中拿出200元用于资助这些藏族学子完成学业。除了给予经济资助外,藏族战士还与藏族学生分享他们的经历,共同进步。
“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当兵就要当精兵”是藏族战士群体使命意识的集中体现。入伍8年多来,他们练就了一项项过硬的本领,为团队赢得了一个个宝贵的荣誉。2013年野营驻训期间,担任红军连班长的冉登,连续5天顶风冒雨组织浮桥架设训练和研究,连续攻克了3道复杂气象条件下浮桥架设的技术难关。在参加集团军关键岗位专业技能投掷绳项目的比武考核前,他为了取得佳绩,不分昼夜、不知疲倦重复着看似简单的投掷动作。别人用救生圈设置投掷范围,他就用脸盆。别人用脸盆,他又改成了易拉罐。比武当天,他技压群雄一举夺魁。紧张备战推土机专业比武的格西,面对驾驶室内40℃以上的高温,他每天在里面训练10小时以上,并记下了厚厚一沓心得笔记,最终斩获第二,被集团军评为“训练尖子”。当兵8年多,战士吴文超有一半的时间在炊事班里掌勺,厨艺让战友们佩服。“因为在一次训练中我的腰部损伤严重,上级领导照顾我,我被安排在了炊事班”。营里几百个战士,哪些爱吃辣,哪些爱吃面食,哪些是少数民族,他做到“一口清”。一次实兵对抗训练中,“炊事车遭袭、给养单元被毁”,吴文超拿出“秘密武器”——埋锅造饭,用松树枝做柴火,野菜做食材,加上他特制的酱料,给战友们做出了香气扑鼻的“美味大餐”。去年7月,江南大地普降暴雨,洪水袭扰多地,危急时刻,藏族战士们主动请缨,驾驶冲锋舟一次次冲进危险水域,抢救出许多受灾群众。当地干部群众敬佩地称赞:“藏族战士都是铁打的英雄汉”。
来自雪域高原的藏族战士,有着体魄强健的先天优势,却也有不善说普通话、不会写汉字的不足。靠着骨子里的坚毅、不服输的劲头和对军人职业的执着,他们从最基本的写字说话学起,不断成长成才。去年4月上旬,11名藏族战士集体向习近平主席写信汇报工作。在信中,他们回顾了参军以来在军队得到的锻炼和培养,部队各级领导对藏族战士的教育和关心。让他们激动的是,当年6月10日,部队政治处接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厅工作人员的电话,对藏族战士们的来信表示了感谢。如今,他们当中有6人取得大专学历毕业证书,5人大专在读,全部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有的还成为一专多能的操作手,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骄人的成绩。
该部队政治处钱主任介绍,藏族战士群体是近年来团队打转实战化训练、深入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全力打造“五型”团队建设的生动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士兵代表,入伍8年多来,这些藏族战士个个都成长为本专业的领跑者,1人次荣立二等功、3人次荣立三等功,人人被评为红旗操作手、优秀“四会”教练员。他们追求卓越、精武强能、血气十足的事迹激励着身边战友在强军兴军的征程上一路向前。
在这次“硬骨头十大尖兵评选”的颁奖词中,有一段话是这么写的:饮水思源报党恩,为党分忧求作为。他们感恩组织,模范带头做民族团结播火者;担当责任,身先士卒当练兵场上急先锋。“我们藏族有句谚语:雄鹰飞得再高,影子还在地上。”曾被集团军评为“硬骨头战士”的伪装连班长格西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我们不能忘记党组织的关怀和培养,要继续扎根军营、爱军精武、献身国防,为实现强军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们,不愧是高飞在强军路上的“康巴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