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天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机构概况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领导讲话 政策解答 拥军优属
拥政爱民 经验交流 先进典型 图片掠影 双拥简报 视频资料 友情链接
七旬老人建成全省首家家庭国防档案馆
发布时间:2016-08-03    稿件来源: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8月1日,扬中市72岁的老兵张贤春“建立一个家庭档案馆”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在建军节当天“张贤春家庭档案馆”正式挂牌,在牌匾上方还有4个中国红的大字:心系国防。张贤春表示,自己的下一个愿望就是将档案馆建成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家庭档案馆挂牌,实现了夙愿

在扬中油坊振兴村,有一个居民小院,院子的大门两侧分别写着“心系国防建设”和“弘扬档案文化”,院内的平房大门上方挂有“张贤春家庭档案馆”的牌匾,牌匾上方红绸飘扬“心系国防4个中国红大字闪闪发光。张贤春想建家庭档案馆的愿望可追溯到2011年,那年他参加央视“晒晒你家账本家庭档案”活动,并获得了一等奖。此后,他40多年坚持收集整理家庭档案的事迹被广泛宣传,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建一个家庭档案馆。
   “早年我当过兵,在我的收藏品中有很多跟部队有关的物件。我特别喜欢这些东西,也能够让别人多了解我国部队的发展变化情况。”张贤春说,“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国防建设不可松懈,我这里的一些部队用品可以提醒参观者,时刻不忘和平来之不易,需要大家倍加珍惜。”
        暖心棉鞋开启他的收藏之路

家庭档案馆收集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粮票、布票等票据,以及毛泽东语录和像章、家庭经济账本,还有张贤春获得的各类证书等,林林总总共2600多件。不过他最钟爱的却是一双旧棉鞋,他就是从这双鞋开始收集与国防相关物件的。这是他当兵穿的第一双棉鞋,也是他人生穿上的第一双棉鞋。
  小时候,张贤春家里非常贫困,到部队后,他第一次穿上棉鞋心里暖暖的。那一夜他几乎没睡,默默感谢毛主席和人民军队。部队多次换鞋,别人将旧鞋扔掉了,他却一直珍藏着这双旧棉鞋。
  从那时起,张贤春特别珍惜在部队得到的一切,“虽然之前我也有收藏物件的习惯,但从这双暖心棉鞋开始,才真正一发不可收拾,收集的东西也特别注意保管方式。” 为了保障收藏品以及档案的安全,他多次到扬中市档案馆学习建档分类、编号、填写目录、存放照片等方法技巧。
  在学习与实践中,张贤春成了档案管理的土专家。全国各地已有178批次、2000多人到他家参观学习。参观者说,这些物件档案资料不仅记录了小家庭的历史,也见证了社会生活的变迁史,特别有意义。
       心系国防收藏相关物品近千件

张贤春是一名退伍老兵,后来又在地方从事人武工作,对与国防有关的物件他感觉特别亲切。在档案馆里,这部分物件放在最醒目的位置,并占据档案馆的三分之一有余,共近千件。从照片、奖状到部队发展史,只要法律允许的他都会收藏,还有1964年以来我国大部分款式的军大衣。
  今年72岁的张贤春曾是一名军人,并在入伍后两年就入了党。他说,“是党教育了我,是部队锻炼了我,是国防事业鞭策着我前行。”
  在档案馆的“武器模型”专柜里,摆放着我国先进的飞机、运输车、坦克等模型,他说这些模型单个价格都是千元以上,全部是他自费购买收藏的;在“军旗、军徽”专柜里,不仅陈列着军旗军徽,还有党旗和团旗以及党徽团徽。
   在“武器模型”和“军旗、军徽”专柜的中间,“喝水不忘挖井人,成长不忘报党恩”几个字特别醒目,“我虽然退伍了、退休了,但不代表我就不能继续为国防事业做贡献。”张贤春说,“我收集的这些物件,可以让参观者直观地看到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国防事业的不断强大,感受到大国的安全感和自豪感。”

                                                                      (扬中市双拥办 夏庆)

【打印本页】  【加入收藏】  【关  闭】
Copyright ◎ 2013 Zhen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镇江市双拥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南大尚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