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帆
近日,记者来到倪正六的住处———扬中开发区恒跃村西4组。老人坐在屋内的黄藤椅上,虽然已年过九旬,但坐姿端正,腰杆挺得笔直。“一早就坐在这等了。”老人的侄媳妇说。
抗战时期,倪正六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子,由于穷困,过着背草篮讨饭的生活。
“1943年我刚满18岁,当时正和同伴在街边乞讨,无意中看到共产党在秘密招收抗日游击队员。我们几个一约就参加了。”倪正六回忆道,“那时候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怎么打仗,只知道鬼子可恨,能打鬼子是件很光荣的事情。”
就这样,讨饭途中的倪正六,成了一名保卫家园的抗日游击队员,武器装备仅仅是两个手榴弹、一个地雷。
1945年,日军投降,倪正六选择继续留在部队。
“1946年,我跟着大部队到了邵伯,在那里我正式入编陈毅带领的部队。”在那里,倪正六也打响了他的军旅生涯中的第一仗,“邵伯阻击战一共打了7天7夜,好多战友都离我而去……”回忆往昔,老人神色落寞。
由于在战场上表现出色,1947年,倪正六被提拔为排长,“没过多久,部队领导又找我谈话,要提拔我当副连长”,这下他却发了慌,满口回绝,“我不识字、没文化,哪会指挥战斗?指挥不好要死人的。”
采访中,老人颤巍巍地拿出一个红色塑料袋:几个信封、5个奖章和5本优秀共产党员证书。“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这是渡江战役纪念章……”虽然奖章历经岁月,已经氧化、褪色,但在老人眼里是他毕生最珍贵的宝贝。
因为在淮海战役中受伤,倪正六的腿部仍留有弹片。
老人脱去鞋袜,露出肿大略变形的脚,“两只脚的脚踝处都有弹片没有取出来,我已经带着它们行走了60多年。年轻的时候身上有劲,不觉得有多痛,上了年纪之后每走一步都很疼。”老人告诉记者,他的身上共有4处大的疤痕,都是战争留给他的“纪念”。
1955年,30岁的倪正六解甲归田,“当时的县公安局找过我,给我安排好了工作,被我拒绝了。就想做个安分的农民。”曾经驰骋战场,为保家卫国奉献热血与青春,回到家乡的倪正六却过得很清贫,至今孑然一身,无儿无女,跟着哥哥一起生活,“如今哥哥走了,由侄儿、侄媳照顾日常起居。”
不过,让老人欣慰的是,逢年过节都有人来探望,送上慰问金,“说明政府组织还没有忘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