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天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机构概况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领导讲话 政策解答 拥军优属
拥政爱民 经验交流 先进典型 图片掠影 双拥简报 视频资料 友情链接
军民融合促和谐
发布时间:2014-08-29    稿件来源: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丹徒区扎实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纪实

   从披苍滴翠的长山之麓,到四季飘香的茅山脚下,从涌动的长江之滨,到波光闪烁的谷阳湖畔,丹徒城乡大地处处涌现出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丹徒地处茅山革命老区,有着双拥工作的光荣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丹徒人民前赴后继,奋勇支前,与人民军队结下了深厚情谊。在和平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丹徒人民不忘老区本色,按照“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总要求,深入扎实地抓好双拥共建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丹徒区认真贯彻富国强军重大战略思想,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大力弘扬爱国拥军光荣传统,扎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良性互动,铸就了丹徒双拥的新辉煌。近四年来,丹徒被镇江市委、市政府、军分区评为“六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标兵单位,荣记集体二等功,被市委、市政府、军分区评为“军地互办实事先进单位”。今年7月21日,丹徒再次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江苏省双拥模范区”荣誉称号,实现了省双拥模范区“七连冠”。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在丹徒,一直传颂着“十一任书记接力固长城”的佳话,其中四任书记被评为“全国关心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十佳新闻人物”,六任书记被评为“江苏省党管武装好书记”。多年来,丹徒区各级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强化对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把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国防设施建设纳入地方基础建设体系,把国防科技和装备发展纳入地方科技创新体系,把军队人才培养纳入地方教育体系,把双拥工作成效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区委常委、副区长每人与1个驻军部队和1名重点优抚对象结对挂钩,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与1个驻军部队和13名重点优抚对象结对挂钩,为他们排忧解难办实事。区委、区政府还建立党委议军、军地议事、军地互访、军民共建等制度,使双拥共建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

宣传教育深入人心

   为了不断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和双拥创建意识,丹徒区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全力营造人人关心关注,个个支持参与双拥创建的良好氛围。在全民国防教育中,区委、区政府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为此,区委在党校开设了国防教育课,对各级干部进行国防法规及后备力量建设有关政策的教育。区人武部、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将有关国防和双拥法规纳入普法的内容。每年组织区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到驻区部队开展“军营一日”和“军事日”活动。同时,组织全区科级以上干部开展“国际时事报告会”、“国防教育报告会”。每年清明节前,区党政军主要领导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到烈士陵园组织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接受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区委、区政府、区人武部将全民国防教育列入公民道德教育计划,坚持国防教育从学生抓起,全区各中小学都配备1名法制副校长,将国防和双拥法规纳入学习教育内容,在全区12所中小学中建立国防教育基地,每年组织初一、高一新生开展为期一周的军训活动。每年结合征兵工作,区里都组织宣传车、宣传队、图片展牌到乡村进行巡回宣传国防和征兵知识,激发应征青年参军报国的热情,年年完成征兵任务,并做到连续31年无责任退兵。

   多年来,丹徒十分重视双拥宣传工作,努力做到多渠道、广形式、全覆盖。一是充分发挥区电台、电视台宣传主阵地作用,常年宣传国防和双拥工作,开设《国防时空》、《关注》栏目,定期播放双拥公益广告,做到重要活动及时报、特别活动重点报、所有活动不漏报。二是积极向各级新闻单位和简报、网络投稿,宣传丹徒的双拥工作,每年在市级以上媒体、简报、网络用稿80余篇。三是抓好永久性双拥宣传牌和地名牌的制作宣传。全区设立大型双拥宣传牌18块,在丹徒新城设立双拥宣传一条街地名灯箱广告42块。同时,在全区各服务窗口单位设立“拥军优属服务公约”和“军人优先”、“优抚对象优先”、“军车免费”等标志牌,体现了丹徒双拥“人人有责、处处有情、事事依法”的理念。

政策法规落到实处

   优抚安置工作是双拥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部队稳定的政治任务。因此,区委、区政府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切实抓好优抚安置政策的落实。为把军转干部安置好,区委、区政府认为,军转干部是党和国家、军队的宝贵财富,对他们要高看一着,厚爱一层。区里及时召开编委会专题研究,将军转干部全部安置在区级机关公务员岗位,副团职干部全部安排了实职,安置率一起保持100%。对随军、随调家属的安置,区里一直采取指令性安置的办法,有编制的按照专业对口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没有编制的采取货币补偿的办法进行安置,安置率达100%。对重点优抚对象优待抚恤补助实行城乡一体化,真正做到“一天不拖、一分不少、一户不漏”。强化对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免费培训工作,全区实现了报名率、实际参训率和中高级率3100%。全面落实优抚医疗保障待遇,继续做好大病住院商业保险,为所有重点优抚对象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纳入镇江市的大病救助和慈善救助体系,同时落实了年终大病补助制度。通过多渠道的保障措施,使重点优抚对象的看病问题等到较好解决,确保重点优抚对象基本医疗费自付比例不超10%

拥军工作扎实有效

   多年来,丹徒在拥军工作中本着“动真情、办实事、求实效”的原则,实实在在的为部队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区里利用“军地议事园”这一活动载体,在区双拥办设立军地议事中心,在各驻军部队设立议事点,建立起军地议事直通车机制。依托这一平台,区委、区政府领导定期不定期的与部队领导面对面交流情况,征求意见,协调工作,弥补军地平时接触较少、信息不畅的不足,架设了军地互动的实事桥梁。军地议事园活动开展以来,丹徒已开展活动24次,为驻军部队解决水电增容、营房维修改造、营区道路维修改造、训练场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有线电视安装等60多个重难点问题,受到了部队官兵的欢迎。

为支持部队科技练兵,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近四年来,全区向驻军部队赠送台式、笔记本电脑60多台,先后为3个驻军部队援建了“拥军电脑室”和“拥军图书室”,向部队官兵赠送图书1万多册。丹徒区各级全力推进支持战备建设、部队基础设施建设,区里在规划市政和新农村建设时,按照交通战备要求,把涉军项目统一纳入规划,同步实施建设,每一项工程审批都有专人负责,施工过程有专人监管。经过多年的建设,已为驻军修建了“双拥路”和“拥军路”各1条,驻军部队周边道路全部改造一新,供电、供水、电信、燃气、有线电视做到了全覆盖。

拥政爱民成果显著

   驻丹徒各部队官兵把发扬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和为驻地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相结合,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他们响亮地提出:“建设丹徒、发展丹徒、构建和谐丹徒,我们责无旁贷”。他们把对“第二故乡”的热爱,化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动力,争做精神文明建设的模范,争当帮困抚优的先锋,在急难险重面前打头阵、当尖兵。

   驻军各部队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一批批军训教员、国防教育宣传员、少先队校外辅导员活跃在丹徒各中小学校;一支支学雷锋小分队、文艺演出小分队、义务巡诊服务队和助耕帮种队常年深入乡村、集镇、社区宣传先进文化、弘扬文明新风,义务为民修理家用电器、自行车,义务为民理发、体检、送医送药。驻军部队每年派出官兵为全区学生军训达8000余人次。

驻军各部队广大官兵积极投身到“百户抚优”工程,与丹徒22名重点优抚对象结对帮扶,每年春节和“八一”上门走访慰问,赠送慰问品和慰问金。与丹徒100多名贫困学生结对,每年向学生捐资助学金和学习用品,直至完成学业。

   丹徒境内长江岸线长,山林众多,防汛和森林防火任务繁重,每到发生汛情和山林火灾时,驻军部队都紧急出动官兵迅速参加抗洪抢险和火灾扑救战斗。近四年来,驻丹徒各部队官兵在文明城市创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植树造林等任务面前,主动承担任务,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用真情与汗水为“生态丹徒”、“和谐丹徒”、“平安丹徒”建设贡献了力量,被人民群众誉为“文明之师、威武之师、人民卫士”。

   拥军爱民、双拥双赢。在这片双拥热土上,丹徒军民正用他们的自觉行动,对新型的军政军民关系做出了新的诠释,书写了军民融合促和谐的新篇章。(丹徒区双拥办)

【打印本页】  【加入收藏】  【关  闭】
Copyright ◎ 2013 Zhen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镇江市双拥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南大尚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